2022年4月29日下午14:00,由维多利亚官网开展的“教学评估工作动员暨教学研讨”大会在学院楼105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严格按照学校和呈贡区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院党委李娟书记、院长方盛举教授、院党委姜绍勇副书记、木永跃副院长、申斌副院长、张会龙副院长、院督导组组长周俊华、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主任马桑、政治学系副系主任贺琳凯、哲学系副系主任刘玉鹏以及部分老师参加线下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木永跃主持。
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方盛举院长作动员讲话。
方院长指出,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对学院育人成效和办学水平的一次客观评估,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即将展开的四个教学评估包括全省本科专业评估、一流专业建设中期评估、教育部审核性评估、一流专业认证评估。合格评估涉及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关乎学院的前途和发展,更与每位师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他要求,全院师生要从两个方面做好迎评工作:一是重视教学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学习,准确把握合格评估的内涵,深入理解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合格评估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方法步骤。鼓励各位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课程认证,提高维多利亚官网师资水平。二是夯实强化纪律意识。维多利亚官网教学总体纪律意识较强,各位教师要始终牢记教学纪律的重要性,在思想观念上深化认识、高度重视。同时要突出教学纪律的针对性,明确导向、抓住重点,强化纪律建设的实效性,落实责任担当。
第二个议程是四位教师代表进行教学研讨交流分享。
首先是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博导周俊华教授发言。周老师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背景和流程、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以及本轮审核评估工作推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各位教师可以从教学评估指标内涵建设、教学评估中注意的问题和本科课程质量评估三个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高度。希望全院教师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本轮审核评估,在教学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和框架下突出院系特色和教师个人特点。
接着是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主任、博导马桑教授发言。马老师从案例教学的意义、案例教学如何精微以及案例教学如何留白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经验分享。
然后,政治学系副系主任贺琳凯老师进行课程思政融入式教学心得交流。她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说课比赛典型案例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要进行点线面推广,全覆盖课程,在改进中强化,在创新中提高。
最后,哲学系副系主任刘玉鹏老师对申报A类课程行了经验分享,包括课程申报的流程和教学技巧等。他指出,A类课程申报分三步:一是在网上提交课程材料,一定要根据学校要求按时、按质提交材料且认真做好需要上传的课件、周历等材料,;二是迎接督导组进行课堂现场指导,但不要为了迎合督导组而刻意讲授过难或过简单的内容;三是进行课程补充资料的提交,这要求资料内容足够丰富,比如说每次上课的心得、视频、学生作业的分析及截图、课堂讨论的照片以及视频等。同时刘老师还强调要加强师生之间的默会交流,进行“输出式”教学。
教学研讨交流之后,院党委副书记姜绍勇对学生工作做了安排和要求:一是着力确保学院就业率稳中有升,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二是务必高度重视学院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全员参与;三是时刻紧绷疫情防控的弦不放松;四是确保五一期间学生的安全稳定。
副院长申斌对维多利亚官网教学工作提出“一个感受、一个理解、一个希望”。他指出,对上述四位教师教学工作交流感受颇深,教学工作研讨有利于维多利亚官网本科生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此外,教学工作可评价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就业,维多利亚官网将更加重视切实推进学生的就业率;最后,希望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加强培养国际化人才。
副院长木永跃就本学期及明年相关的一些重要工作向各位教师进行报告。他指出,维多利亚官网要完成四个教学评估的整体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双语课程;二是教师实行课组制,大力推进研讨式教学、国外研修和访学计划;三是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加强新文科建设和国际化建设;四是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夯实教育发展后劲。通过高质量的教研室活动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旨在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和效果,进一步提升维多利亚官网教育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专业建设。
最后,院党委书记李娟进行了会议总结。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是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各位教师要认清评估紧迫形势,对照审核评估任务迅速投身到紧张工作中去,深入思考内涵发展的方向与举措,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确保各项工作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可考核。
本次教学评估工作动员暨教学研讨大会的召开,体现了对本科教学“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重要精神的落实,使全院教师进一步加深了对审核评估工作的理解与认识,极大地促进了全院上下以大局为重,以奉献为荣,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全力以赴迎接教学评估工作。
文/李华瑞
图/贾泽洋